第(3/3)页 谢宁直觉这人不咋地,他同样回以呵呵,他呵呵笑道:“多谢彭大人美意,多谢何大人、郑大人抬举,晚生还是想先回老家侍奉师长,至于日后从官,还是看陛下对草民如何安排!” 简而言之。 有皇帝在呢。 有粗大腿抱,就先不抱你们这些细的了。 “嗯……不错不错!”谢宁的话仿佛给乾元帝心坎抹了一层蜜,他高兴地眯眯眼睛,对廖吉昌的这个学生更满意了,“侍奉师长这说明你是个重孝心的好孩子,但科举读书必然要报效朝廷。” “谢举人,你日后如何暂且不要多想,先好好准备会试!” “会试之后,翰林院也好,进六部历练也好,到时再说!” “多谢陛下赏识!” 谢宁恭敬地道:“草民必定好好准备会试!” 他嘴上说的好听,但心里已经吐槽开来:什么朝廷六部,翰林院扣书,他哪个都不想去,等会试考完,他就打包行李卷回西北,这乌烟瘴气的京城是再也不来了。 “既是武器核算完毕,那就再议议丝绸与瓷砖的事!”乾元帝已经打定主意,从这两样东西里头扣钱,俨然不拿个结果不罢休,“众位卿家方才说到哪儿了?” “说到生丝所占土地,荒田改良田的各地政策。” 许赦之提醒道。 “对!是说到这了!” 何熙点头符合了一句。 “太子之前的提议,是想让大宴境内能种植桑苗的良田大量参与养蚕,无主荒地改荒为良,这必然要各地都护府的支持。”太子只给了个模糊的概念,乾元帝询问道:“诸位爱卿你们觉得,该具体该怎么进行才好?” 怎么进行? 何熙瞬间表情微妙。 郑先伟不外如是,眼神飘向一边明显不想参与。 宰相高林甫对政事参与度似乎并不高,他两只手揣在袖子里,端的一派劳神在在,就在这时中书令一位同样姓高的大臣道:“回陛下的话,该荒田为良田,地契归开垦百姓所有,这乃是彰显天威恩德的大好事!” “但生丝价格比普通粮食价格高出好几倍,若是大范围推广,必然粮食产量收到影响,臣建议,可以先从几个州府试行,慢慢在推广到全国范围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