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不消片刻屋内便响起羞人难耐的声音。 第二日,不用上朝。 谢宁便没起那么早,早饭没看见赵小脚的身影。 景隆皇帝明显比先帝更加精明也更有手腕,曹百熊的庆功宴安排在圣祖祭辰大典当晚,就在谢宁以为景隆皇帝要要顾全大局,隐忍不发的时候,朝中兵部传来消息,皇帝紧急召唤陈宿中进京。 这是个十分敏感的政治信号。 谢宁猜想景隆帝这是在离间曹百熊与陈宿中之间的联合。 一旦陈宿中进京,皇帝便会逼迫他强行摆正位置,陈宿中的兴中卫,本就不是集权,一份为二,两一部分把持在安西侯杨惑手中。 而杨惑又在安西手握重兵。 倘若陈宿中真的与曹百熊勾结在一块。 那他在京城的表现,只有有定点偏向曹百熊,那他这条命就算是永远留在京城了。 而杨惑也将火速接手中兴卫全部兵权。 届时,就看景隆皇帝如何纵横,再将杨惑手中兵权原样收回。 好一手声东击西。 军屯的事儿,既然曹百熊没有反对,皇帝也要推行下去的意思,那中书省和各部衙门,就要按照正常流程忙碌,战时用兵,休种地军屯方法是谢宁提出的,那此项政策变他为主导。 一时间中书省各部衙门全都投入火热的忙碌之中。 而之前令皇帝龙颜大怒的红河水泛滥,以及邪教谋反的事儿,好像被人忽略过去,在圣祖忌辰大典与军屯政策制定,还有即将到来三年一次会试大考,几项重大事件的忙碌下,朝中的人几乎都忘了,建雄节度使阮一鸣还在京城。 “稳”字 静中有争。 不动如山,侵掠如火。 高林甫收起笔,满意地看了看,“孩儿,曹百熊反心已起,我们这次要与陛下同进退了,陈宿中进京之后,陛下必然不会让中兴卫的兵马叫中州染指。” “我们得早做准备才行。” 高识檐手指摸索着茶杯,“父亲,孩儿认为中兴卫乃是陛下的定心丸,不动最好,杨惑那杨云翼之后,杨家军虽然平反,但三万人冤魂在前,陛下也必然不会全然放心杨惑,西北廖吉昌如今也是年事已高,他的长子廖靖远,若是江南一事没出,陛下还可能用他一番,可如今……” “你的意思是陛下会让谢宁回去?” 叫谢宁回到西北牵制杨惑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