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其实周家还摘了几十斤,想要卖给村民,不能说怕他们不买就不卖了,还得送出很多。 杜家,和周大伯家,村长家,锦娘家,都送了两斤过去。 但他们没收,非得把铜板送来。 还追到了菜地里。 杜氏道,“哎呦,几斤菜而已,收着吧,又不是什么大事。” 锦娘道,“话不是这个说的,你们现在卖菜,那我当然得支持一单,等你们这段时间生意做完了,剩下些自己吃的,再来送我几斤,我是十分高兴地。” 杜二舅和周大伯连连点头,他们不会说话,只会附和,“锦娘说的是,锦娘是的是,做生意哪能先给亲戚送呢,快把铜板收着。” “咱家谁跟谁,我稀罕你这点礼,想吃了自然会自己拿。” 杜氏无奈,只能收了铜板,心里也愈发暖,熨帖。 有些亲戚,瞧见别人做生意赚钱就眼红。 但他们是真心为自家高兴的,那高兴打心眼里出来的。 杜氏便十分得意,这些真心为她家着想的亲人朋友,也是她一天天的处出来的。 她继续坐在菜地旁边的棚子里,卖菜。 还有些村民舍不得花钱买菜,更舍不得走。 就在这里等着。 等啥呢。 等周景年四人在镇上卖菜拉着满满当当一板车无功而返。 这时候,他们就知道这菜太贵了不好卖了。 他们就能捡漏了。 是会降到几文钱呢,他们的心理预估价在五文,六文,不对七文,七文是最高了,再高也不买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