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沈廷扬积极推动海运,旋即遭到运河漕运利益集团的反对。 比如户部所有大臣没有知道水道的人,于是户部又奏言不可行,凡三复议,而户部始终没有能胜任的人。 又有巡抚登莱都御史徐人龙又以成山道险不便请罢议,最后沈廷扬力排众议,并表示愿首先尝试海运,崇祯才让他“试行”。 崇祯十三年,沈廷扬自费购买20只货船,载粮千石,六月初二从淮河出发,至十五日成功抵达天津,走海路3400里,展现了海运的快捷便利,但海运之事仍遭到阻挠。 到了崇祯十五年清军围困锦州,陆上援助被切断,明朝才让沈廷扬以海路援助锦州。 沈廷扬自费筹集粮饷,以海路运输,果然成功,所以崇祯大赞沈廷扬“居官尽如沈廷扬,天下何难治”。 虽然崇祯已经认识到了海运的优势,但为时已晚,4月,锦州、松山、杏山三城皆破。 松锦之战结束,明军最后的力量损失殆尽,明朝灭亡已经不可逆转。 明朝灭亡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没钱。断送明朝最后精锐的松锦一战,崇祯帝逼迫明军出击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库没钱,无法支持长期战争。 通过运河运送漕粮经过层层盘剥十不存一,所以后世有人认为明朝漕运体系很难获利。 而沈廷扬提出了海运,无疑会减少盘剥和损失,加大国家收入,能维持战争的进行。 但海运遭到各方势力反对,崇祯又没有决心真正改变漕运积弊,最终导致明朝被贫困拖垮。 第(2/3)页